你的瑜珈練對了嗎? 反求於己的自我檢查


當你有規律的練習瑜珈一段時間,到底你瑜珈練的有沒有成效?是否有進步是怎樣的評判呢?不妨參照以下幾點來看看

一、 練出自我感知能力
練習瑜珈一陣子後,你對身體感知更敏銳,您比以前或比別人更能提早知道疾病的來臨。偶爾在公共場所、辦公室,您應該比別人早感受到感冒病毒的流行,提早作因應。
大家一起吃飯,您能比別人更敏感某道菜不清潔,肚子會不舒服,不用等到回家拉肚子才發現。
天氣驟變容易讓人生病,您不必等到著涼了才知道,別人受涼前您已經多穿一件衣服保護好自己了。
偶爾生了病,您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生的是小病或是大病,不會耽誤治療時機,也不會逞強。

二、 練出自療能力
偶爾生點小病,常練瑜珈的你知道如何讓身體恢復,不需要向醫生報到拿沒多大用途的藥來吃。不是生病都不去醫院,而是你知道如何利用體位法、呼吸控制以及意念幫助身體早點恢復健康。而且因為第一項自知能力的練成,您可以判斷自己是小病或是大病,不會耽誤病情。

三、 練出抵抗饑餓能力
您不要傻傻的餓肚子受罪,這裡講的是因為練瑜珈,您可以自然而然的減少食量,因為定期斷食,您偶爾餓一兩餐也不會怎樣。別人餓肚子眼花撩亂手軟腳軟,您卻談笑風生輕鬆自在。這是自然出現的能力,不要刻意餓肚子練喔。

四、 出自制力
面對會害人的美食與誘惑,以往沒練瑜珈時您搖擺不定忍的很難過,現在練出功力的您應該可以很輕鬆的抵擋誘惑,只享用足夠自己身體的部分,不過量,也不貪戀感官知覺享受。除了美食,面對害你損耗眼力、耳力的事物,您也可以在身體發出警訊時適可而止,心裡不會跟以前一樣掙扎、不安

五、 出鎮定力
身安心就安,因為練瑜珈身體健康的你,不會跟以前一樣容易動氣,也不容易跟隨旁人一起躁動。在人群中,練瑜珈的人就是比別人冷靜,因為冷靜,看事情比以前更清楚。

六、 練出魅力
練瑜珈的人身材會愈來愈好,皮膚也會比以前更有光彩,常照鏡子的你一定因此充滿自信,自信又更加分。在現代崇尚外表的社會你這種樣子是大家夢寐以求的,你的魅力自然比以前提升數倍。

七、練出耐力
再沒什麼運動像瑜珈體位法一樣老是”撐著”了,也沒別的能像呼吸控制一樣枯燥乏味的。這些你都常作,自然你的耐力比以前更好。耐力加強,處理事情就更有效率。一起做事的別人一直發牢騷抱怨,您只能微笑以對啦。

八、 出觀察力
練瑜珈時一直專注的觀察自己的你,在不練瑜珈時也會發現你的觀察力加強了。平常身邊事物現在你能瞭解的更多,更明察秋毫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文章源於:(牛頭牌瑜珈罐)




文章標籤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研究:每周做2次瑜珈 防心律不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鉅亨網新聞中心(來源:華人健康網)2013-01-31  15:11




心律不整是導致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,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資料顯示,目前台灣有心律不整


的患者多達50萬人,嚴重心律不整者就將近上萬人,易增加中風和血管栓塞疾病風險。美國堪薩斯大學


醫學中心最新研究則發現,一周上兩次瑜珈課程,能有效改善心律不整情況,同時也能讓病患的心理狀


態更安定。




圖片/取材自英國《路透社》


練瑜珈不僅可以安定心神,對於心律不整的患者更可能有改善的效果。英國《路透社》(Reuters)30日

報導,瑜珈可能是有益治療心房顫動的輔助運動,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(Kansas Medical Center)讓49

位心律不整平均達5年以上的患者參與研究,第一階段的3個月,先行測量他們的心跳頻率、焦慮程度、

壓力抑鬱指數,以及日常生活品質。



第二階段同樣為期3個月,讓受試者每星期參加兩次瑜珈課程,並記錄這段期間他們對生活品質的滿意


度、焦慮程度等,且在此兩個研究階段中,患者仍然有接受醫院追蹤治療。研究結束後,以心臟監測儀


測量患者的心顫頻率,結果發現瑜珈課程之後,頻率比研究第一階段時降低近4倍;而且患者的心理焦


慮程度,以特殊量表上的分數顯示(分數最低20至最高80)也從34降到25。


華盛頓大學醫學院(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)物理治療研究的研究人員拖德(W.


Todd Cade)表示,瑜珈或許可成為有心房顫動困擾的患者,一個輔助改善的途徑,但並不表示可因此而


不藥而癒,目前還需更具體的證據來證實瑜珈對心律不整的效果,如患者想要靠瑜珈改善,建議還是先


跟醫師討論後再決定






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
 


連結最新課表

http://peggyleeyoga0409.pixnet.net/blog/post/39242017

 

歡迎來電或留言預約體驗,體驗價300元,當日報名課程可直接使用



若想進一步了解教室及課程,歡迎來電洽詢

 

汐止瑜伽角落  Peggy老師 0975-133099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住址: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243號2樓(社后消防隊對面)

 

TEL :2694-9688

 

直達公車:社后派出所(中興路):629、817、藍21
         世電社區  (中興路):紅2、
203284、284(直達車)
         理明社區  (福德一路):藍36、藍23、藍39





檢視較大地圖~
http://blog.yimg.com/2/uld_AS57s5927bn2tJO_jdhtAhV80fyqWrW0Qv5ZMg_PKMNhdIqFhA--/56/o/REPT01TDe2ha.cJqn7.Uag.jpg




文章標籤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& 身心科 李俊德主治醫師 摘要編輯

 


不正常呼吸的原因:

 


呼吸是我們身體和世界互動最基本的方式。順暢的呼吸,會讓血液補充足夠的氧氣,以供應身體的使用。

 

不正常的呼吸,其原因除了肺部與呼吸道的身體疾病外,其他常見原因是壓力、緊張和強烈的情緒。當我們生氣時,我們可能會屏住呼吸;焦慮恐慌時,則引發短淺而急促的呼吸,甚至會出現吸不到氣的害怕感覺。

 


呼吸的種類:

 

呼吸,可分為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。胸式呼吸時,吸氣時胸腔上下起伏,空氣大多進入肺臟的上半部,胸式呼吸在運動後比較有用,因為那時的身體較急迫的 需要氧氣。腹式呼吸時,當你吸氣時腹部凸起,反之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,此種呼吸只消耗很少的能量,能加強肺部下半部的換氣。當身體不是在劇烈運動時,較適 合使用腹式呼吸。

 


腹式呼吸的好處:

 


( 1 )、會增加腹壓,按摩內臟,使腹腔血液流暢分布,並加強體內毒素的排除。

 


( 2 )、使得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(負責興奮功能)活動慢慢被壓抑,同時副交感神經的功能(放鬆作用)逐漸地加強,所以有放鬆身心的良好作用,對於恐慌發作與焦慮有很好的預防功效。

 


( 3 )、持續練習一段時間後,還可以治療疲勞、免疫力失調、腰酸背痛,對於便秘、大腸激躁症、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消化性潰瘍、壓力性頭痛等身心症皆有很大的幫忙。

 


如何做『腹式呼吸』?

 


( 1 )、身體躺平或坐或站皆可,雙手可輕輕放在腹部上方,便於感受腹部凸起或凹下的感覺,盡量保持放鬆,目標是放鬆身心。

 


( 2 )、吸氣時腹部凸起(吸氣時腰際要同時用力),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。 呼吸時,胸部肌肉放輕鬆,肩膀不要上下晃動,將注意力放在感受自己的呼吸上面。

 


( 3 )、恰當的呼吸次數是每分鐘四(指吸氣四次、呼氣四次)到六次,呼吸一次共約十五秒到十秒,吸氣或呼氣要和緩順暢、不要太用力,較好的情況是呼氣約為吸氣的兩倍時間(呼氣比吸氣速度慢)。

 


( 4 )、呼吸時,吸得越飽滿越好,越深越好,全程用鼻子呼吸。

 


( 5 )、在早上起床後十分鐘及晚上睡前十分鐘練習最好,可慢慢延長時間,但以不超過一小時為限。

 

腹式呼吸,需要勤加練習才能領會。假以時日,不但益身,而且學得一套「放鬆武功」。

 


腹式呼吸 凹凸更來勁

 

人都需要呼吸,但你知道呼吸可以更有效率嗎?

 

很多人都有經驗,當呼吸道、肺部出現問題,或者緊張不安、壓力、生氣時,呼吸往往短淺而急促,甚至有時會「上氣不接下氣」,這時呼吸大約集中於頸部 呼吸道。一般呼吸則是進入肺臟的上半部,劇烈運動後,身體較急迫地需要氧氣,特別能感受到吸入胸腔的胸式呼吸,更深層的呼吸則是將空氣吸入腹部,屬於深且 慢的腹式呼吸。
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晉興說明,呼吸分為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,胸腔就像一個幫浦,吸氣時,胸廓往外擴張,橫膈膜向下,使外界空氣進入肺臟肺泡內進行氣體交換,吐氣時則相反。

 

腹式呼吸則是將氣吸入腹部,吸氣時腹部凸起,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,此種呼吸效率較高,越深層、越緩慢的呼吸,肺臟的氣泡才能得到很好的擴張,周邊的氣泡也才能運動到,同時也能增加橫膈膜運動量、胸肌運動量,肺泡不易塌陷。
陳 晉興說,腹式呼吸效率較高,所以耗費的能量也相對較少,耗費能量越少,就有越多的能量可以做別的事。呼吸也影響許多身體的重要功能,包括細胞氧氣供應,血 液酸鹼度平衡還有自主神經系統、血壓、心跳以及情緒控制,更重要的是,呼吸是可以自主控制,並透過練習加以改變,因此近年呼吸調控運動,如氣功、瑜伽都深 受注目。

 

陽明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講師蔡美文說明,有不少研究證明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、肺氣腫,可藉由腹式呼吸改善或調整,並可協助減壓、放鬆。台大 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藍青解釋,慢性呼吸道病患因為缺氧所以換氣快、效率差,就像汽車要開太快或太慢都效率不好,反而更耗油,呼吸效率差,也就更沒力 量。
陳晉興提到「呼吸」與「腎臟」主管血液酸鹼度平衡,使一般人維持血液 PH 值(酸鹼值) 7.4 ,也因此若中樞呼吸系統或腎臟代謝功能皆出現問題,就會影響身體功能。藍青說明,台大醫院多年前針對洗腎患者進行研究,病患每天作兩次腹式呼吸、簡單氣功 動作,三個月後觀察患者食欲增加、精神更好。

 

藍青解釋,因為腹式呼吸就是橫膈呼吸,所謂按摩內臟的效果,腹腔壓力增加,肝臟血管也承受壓力而擴張,跟運動促成肌肉收縮、放鬆的原理相同,有助血 流循環。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蔡敦仁也以超音波證實,腹式呼吸對肝臟血管的改變,另外也因為換氣效率較好,獲得較多氧氣,不容易產生倦怠、疲勞感。

 

藍青鼓勵大家將腹式呼吸運用在日常生活上,可以改善運動時候的換氣效果,也就能改善運動的能力。先是學習如何腹式呼吸,一天 10 分鐘、 20 分鐘的練習,躺著學比較容易,接下來再學習坐著、站著走路都可以腹式呼吸,之後再增加時間的訓練,呼吸越慢越好,一開始先一呼一吸,之後可以呼兩下吸一 下,當呼氣呼得越長,可以吸的氧氣就越多,換氣量也更好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有一個學僧到法堂,請示禪師道:「禪師!我常常打坐,時時念經,早起早睡,心無雜念,自忖在您座下,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用功了,為什麼就是無法開悟?」


禪師拿了一個葫蘆、一把粗鹽,交給學僧說道:「你去將葫蘆裝滿水,再把鹽倒進去,使它立刻溶化,你就會開悟了!」


學僧依樣畫葫蘆,遵示照辦,過不多久,跑回來說道:「葫蘆口太小,我把鹽塊裝進去,它不化;伸進筷子,又攪不動,我還是無法開悟。」


禪師拿起葫蘆倒掉了一些水,只搖幾下,鹽塊就溶化了,禪師慈祥地說道:「一天到晚用功,不留一些平常心,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,搖不動,攪不得,如何化鹽,又如何開悟?


學僧:「難道不用功可以開悟嗎?」
禪師:「修行如彈琴,弦太緊會斷,弦太鬆彈不出聲音,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。」


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:早上六點左右鬧鐘就響,上班族們匆忙起床,洗漱一番,在路邊買個早餐,或者早餐都不吃就往公司跑,因為這時還要承受高峰期的交通堵塞。朝九晚五的工作,應付上司、應付同事、應付客戶,繁忙的工作幾乎讓人崩潰。


周末如果不是為了公事去加班,就蒙起頭來呼呼大睡,一覺到天黑,只吃一頓飯算了事,一個周末就這麼過去了,沒有給家人打個電話問候問候,也沒去逛逛,或到公園坐坐,他的心時刻都在工作上,一心想要拼事業,卻沒想到年紀輕輕,各種病就已經纏身了。你看現在醫院裡那些年輕的患者,得的都是老年人才有的病,真不知道是不是人類進化得太快了。


其實,無論多忙,都應該為自己留下轉身的空間。所謂一張一弛,文武之道。工作的時候可以全力做,全力衝,但到休息的時候一定要盡量去放鬆。人千萬不能把弦繃得太緊,工作壓力、生活壓力太重時,一定要注意適當休息,要適當的體能活動,不要說上班已經很累了,回家就躺下睡覺了。運動鍛鍊還是很重要的,健康不能疏忽,當你失去時,才知道它有多麼重要!


沒事的時候可以大笑,哪怕是找部幽默的電影或幾則小笑話都行。當你大笑時,心肺得到鍛鍊,情緒得到緩和,血壓、心率都會降低,從而使你放鬆。


在心情不好時,告訴自己再豁達一點,因為豁達的人不至於鑽入牛角尖,也才能樂觀進取。學得再開朗一點,因為開朗的自己才能把快樂帶給別人。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,而是因為計較的少。「多」是負擔,是另一種損失;「少」非不足,是另一種有餘


每個人都應該每天為自己留出十分鐘,專門用來靜思和冥想,進而使內心保持淡定。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時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,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變化,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靜的天地。放下罣礙,開闊心胸,心裡自然清靜無憂。


 






本文節錄自/淡定力:淡定人生不浮躁
出版社/好的文化
作者/王琳

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為情緒找一個出口


文/普台國民中小學輔導室提供


  現代人的壓力無所不在,穩定的情緒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內涵。如果您利用空餘時間走進書店,一定能從琳瑯滿目的書目中,發現近年來心靈叢書如雨後 春筍般地大量出版,而情緒管理、壓力紓解,早已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,似乎擁有良好情緒管理能力,也就是高EQ(情緒管理能力)的人,已被公認為事業成 功、家庭幸福、生活美滿的必要特質。

  每個人都有想法,也都有情緒。不妨觀察一下自己,我們的想法正在造就情緒,而情緒也會深深影響自己的下一個想法。當想法積極時,心情暢快;想法萎靡時,心情惆悵。心情快樂時,想法正向而開朗;心情憂愁時,想法負面且退縮。

  想從壞情緒中解脫,首先必須了解:任何壞情緒的感受,都是來自於負面的想法。相同的一句話,每個人所產生的想法與感受可能都不一樣,這完全是來自於我們如何解讀這句話。其實,想法、感受及情緒,是自己可以改變的。

   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?可以試著經常地檢視自己:「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?遇到這件事情,我的心裡有什麼感受?」學會覺察自己經驗到哪些情緒,包括正面情緒 (例如:輕鬆、愉悅、興奮、快樂……等)和負面情緒(例如:焦慮、悲傷、憤怒、羞愧……等)。儘可能地確實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,與生活中重要的伙伴分 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,並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,必要時也可尋求專業諮商或醫療人員的協助。紓解情緒的目的在於給自己一個釐清想法的機會,讓自己能夠穩定 地做整理與沈澱的內省工作,並獲取更多的心理能量去解決或面對問題。

紓解情緒的14個方法

01.充分的休息與適度的運動,撥空到戶外走走。

02.主動接近別人,與他人保持聯繫,擁有幾個可以透露心事並隨時可以與您分享資源的朋友或家人。

03.學習肯定、接納自己與他人。

04.調節呼吸節奏,讓緊張、憤怒或負向的情緒緩下來。(緊張時,呼吸通常會失去自然的節奏。)

05.放鬆練習──每天花一些時間放鬆自己,聽音樂、安靜地走路、從事園藝活動、規則呼吸法、靜坐、漸進式肌肉放鬆法

06.豐富內在生活,充實自在的心靈,可以讓您覺得人生有意義。

07.增加自我覺察,正在做某件事情時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。

08.遭遇突發或尚未確定結果的事情,練習等待、忍耐,避免讓自己疲於奔命。

09.學習說「不」,要更有意識地選擇工作。有些人會發現自己瘋狂地從事一些對自己並不重要的事情,因此,必須節省時間與精力,以應付真正重要的工作。

10.重新協商最後期限,受奔命之苦的人都不願意要求展延最後期限,他們把這種請求當作是自己不能勝任、沒有組織或懶散的證據,結果是讓自己的身體處於準時完成工作的極大壓力之下,然而重新協商最後期限,通常是意料中而且能被別人接受的。

11.拋開非理性的想法,如:誇大、兩極化、完美主義、過度自責及主觀詮釋……等。

12.避免讓瑣事佔滿生活,這種困境通常被稱為「瑣事的暴行」──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能被永無止境、一連串無意義的工作消磨殆盡。

13.良好的睡眠習慣──晚上十一點前就寢,較有助於消除疲勞,而提早十五分鐘起床,可從容不迫地處理每一件事情,如:吃早餐、挑選衣服、與家人問安……等。

14.適時喊「停」。當感到自己情緒已經被激起時,不管是要說話、行動,至少先停下來默數五秒鐘再動作。此外,當發現已經有強烈傷害自己的念頭時,則應該立刻遠離可能傷害自己的物品(剪刀、繩索)或場所(廚房、樓頂、陽台),並馬上撥電話或找信賴的人談話以轉移衝動。

  學習用正向、積極樂觀的態度看生活,迎接挑戰並給予自己更多的肯定與鼓勵,才能恢復自我勝任感。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、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,進而學會紓解自己的情緒,必然也能調適許多的壓力源,遇到困難或挫折,皆能迎刃而解或勇於承擔面對,若提升了自我勝任感與自我價值感,將可漸漸提升精神與心理層面的健康生活品質!






參考書目
1.王美華譯(2002)寫自己的壓力處方。台北:張老師文化。
2.李華民(2007)情緒會傷人──好心情手冊Ι。台北:張老師文化。
3.林俊宏(2006)美麗心世界──憂鬱情緒的察覺與抒解。
 http://www.osa.nchu.edu.tw/counsel/mysite/column_002.htm
4.鐘嘉宜(1999)別讓壓力怪獸吃掉你。台北:種籽文化。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    不運動 30萬熟女骨鬆


多喝牛奶補鈣 跳繩可增密度


一項最新調查發現,大台北地區三十五至四十九歲的熟女,有約一成二已出現骨質流失情形,進一步分析發現,這些骨質流失的女性,逾半數完全不運動,推估全台共有三十萬人。醫師表示,女性在三十五歲後骨量較容易逐年流失,建議年輕時多運動、喝牛奶以儲存骨本,以免老來因骨本不夠、併發髖骨骨折,一年內死亡率將高達兩成。


這項調查是由哈佛健診進行,並於昨舉行記者會公布結果。哈佛健診台北院區院長納祖德昨說,調查係針對五百七十二名三十五至四十九歲女性進行骨密度檢測,結果發現,約一成二受檢者有骨質流失現象,推估全台約有三十萬名熟女有骨質流失情形。分析發現骨流失女性中五成七完全不運動,五成五常喝咖啡,七成五是外食族。


應趁年輕存骨本


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、骨科醫師楊榮森表示,女性需趁著年輕時及早儲存骨本,因為三十五歲後,骨量會以每年平均減少百分之零點五方式流失,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,導致容易骨折,以髖骨骨折為例,六十五歲以上女性一旦發生,其在一年內死亡率約兩成。


外食族高危險群


楊榮森說,要儲存骨本,可從運動、飲食著手,建議可進行負重式運動,例如跳繩,有助增加骨密度,飲食上要多攝取牛奶、小魚乾等含鈣較高食物,一般而言,外食較不易營養均衡,所以外食女性常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。
昨出席記者會的葉小姐日前因走路跌倒,造成左腳腳踝骨折,就醫檢查才發現,二十五歲的她,已有骨質流失情形,讓她嚇得直說以後會多喝牛奶來補鈣


愛抽菸未老先衰


納祖德說,曾有名三十五歲女子因長期飲食不均衡,抽菸又無運動習慣,日前到該院健檢,發現骨頭未老先衰,已罹患骨質疏鬆症,建議她開始服藥治療。


骨質疏鬆症防治注意事項


◎少菸酒、咖啡、碳酸飲料、甜食及茶葉,以免妨礙鈣吸收
◎進行跳繩等負重式運動,有助增加骨密度,但已有骨質疏鬆症患者不宜進行,以免發生骨折
◎每天攝取1000毫克鈣質(相當約600c.c.牛奶或7塊巴掌大豆腐或10平匙的小魚乾),與8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
◎適度曬太陽可幫助體內維他命D形成,每周建議進行3~4次,每次約10~15分鐘
資料來源:楊榮森醫師、詹鼎正醫師


















http://tw.nextmedia.com/applenews/article/art_id/34045097/IssueID/20120223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五個常被誤解的身體困擾


愛睏、緊張、小腹凸、失眠等困擾,別以為只是壓力造成的影響,其實,很大的原因是姿勢不良而引起的。所以當你感覺身體不適、精神不濟時,檢視自己的工作姿勢,調整一下體態,在深呼吸幾次,或你的困擾馬上就會迎刃而解。


1. 老是昏昏欲睡沒有精神 
昨天晚上明明睡了八小時,怎麼一早又是哈欠連連,感覺昏昏欲睡?可能是工作十座椅太低,使你整天伸長著脖子工作,導致腦部缺氧,因此老是覺得沒精神,一直想睡覺。


2. 常常覺得胸悶、心悸
工作中常覺得莫名奇妙的緊張起來?可能是你彎腰駝背的坐姿搞鬼。當你肩膀僵硬、胸部凹陷時,呼吸也會變的較短淺,吸入的空氣只到胸腔就回吐,缺乏深呼吸的結果,讓你產生胸悶、心悸的不舒服感。


3. 小腹總是減不掉
嘗試了各種偏方及運動,小腹卻總是凸凸的減不下來?可能是坐姿不良的影響。習慣性的斜躺在椅子上工作,腹部總是鬆垮的擠成一團,缺乏活動、伸展及深呼吸的結果,小腹的脂肪自然難以消除。


4. 晚上失眠睡不著
想睡但是睡不著,總是輾轉難眠?可能是你的思緒混亂不夠放鬆,也可能是你的睡姿有問題。側睡時過度蜷曲身體壓迫胃部,手枕在頭部下方,雙腳交叉等不良姿勢,都會影響你的睡眠品質而導致失眠。


5. 走路總是斜一邊
走路的時候常常越走越靠近馬路牆壁?可能是因為你的骨盆傾斜不平衡,使你有輕微的長短腳症狀,因此走路的時總是無法直線進行,會往腳較短的體側偏行。


四大警訊,馬上就醫!


脊椎問題如果可以在早期發現,經由適當的藥物治療、配合復健運動和姿勢調整,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。但是問題就是,一般脊椎病痛並不容易在早期發現,進行診斷與治療,而且常常會被認為休息一下就好了而忽略了其嚴重性,所以平常應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,如果腰痠背痛的情況沒有因為休息而復原,或是出現以下四種情況之一,一定要盡快尋求專科醫師協助,以免延誤病情而加重健康的負擔。


1.  局部疼痛
背部脊椎周圍產生局部的酸痛感,在適度的休息過後沒有恢復,反而持續很久或是更加疼痛,這個時候就應該要看醫生找出疼痛的真正原因。


2. 疼痛、酸麻、無力感
不管是否曾有脊椎部位的疼痛,如果手腳軀幹持續出現疼痛、酸麻或是無力等現象,很可能是因為脊椎不正常彎曲壓迫到神經所引起,一定要及早就醫找出原因。


3. 痛的睡不著覺
通常睡眠時候平躺的狀況可以減輕脊椎壓力,多數疼痛可以因為平躺休息而得到舒緩,但如果是因為腫瘤或感染等原因所造成的脊椎病變,平躺休息時反而會更加疼痛,甚至晚上會痛的睡不著覺。這種特殊反常的現象出現時,一定要及時就醫。


4. 大小便功能失調
如果有持續性的大小便功能失調,但腸道和泌尿系統的檢查卻沒有異樣,此時有可能是脊椎出了問題。




 


(本文摘自《脊椎健康,全身健康》,臉譜出版20096)


作者  陳允中/AFAA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台灣區顧問





 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高靈訊息~「真正的自由」。


自由是身心嚮往的境地,一種無拘無束的快樂和自在感。沒有任何沈重的包袱和愧疚,沒有自我的束縛、依賴和沮喪。


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對自我的尊重,還有對他人、大地和身之所及之處的尊重。


我們都在尋找一個適合的管道去傳遞自由與愛的關連和真諦,有宗教、有藝術、有學術、有世界和平的理念,也有人的情感交流。每個人都是一個全然的管道,只是你們自己不知道。真正的愛是沒有分彼此的,真正的自由也是沒有互相控制的。是出於尊重的、感恩的、包容的、受到尊重的、接納的和臣服的。


理解,是跨出「自由」的選擇的第一步。不管做出任何的選擇,都要在理性和感性的互相合作下,去理解自己做此選擇的真正需求。


這個需求是否是來自靈魂的最高意願,是否成為你要往最高意志行進的重要必經之路(或步驟)?


每個人都說「放下」很困難,那是因為不甘心。


心有不甘,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束縛。


釋放它,才是真正的自由。


學習的路有無限無止盡的漫長,可是當我們開啟多向度時空的傳遞功能,很多課題會在一剎那間明白和領會(到達)。


然而,因為不夠自由,所以開啟每個人多向度時空的傳遞功能不那麼的順利。


不斷在自己所打開的每扇窗前都裝上反裝置系統,是人類最常用的伎倆。好不容易開啟了一個新的連結,然後自己再把柵欄裝在連結口前面,然後不斷地張望著,為什麼還沒有人送信來。


這些柵欄是情緒的偽裝、社會集體意識的共振還有自我的否定。


撤除柵欄就是療癒的目的。而療癒只發生在當下,只有你臨在的時候。當你的意識越清明,你越能體會到集體共振的能量,越能去區別你、我、他之間的不同,有了辨別能量的能力,才能對症下藥。人太容易把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堆在一起,其實你會發現你真正需要的東西不過就是兩、三樣,其他的都是自己的不安所囤積出來不必要的東西。


任何方式讓自己維持清明都是好的,而試圖去掩蓋自己的感覺則是對自我的欺騙。若不先對自己誠實,那麼自由就離你還有一步的距離。


擁有自由並不難,自由始於對自己的尊重。你尊重你自己,別人才會尊重你。那麼你才會有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你尊重你自己,你就不會想要用情緒控制別人,那麼別人也不會用情緒控制你。在這裡說的情緒不是只有強勢的情緒,有些人會將自己視為受害者或犧牲者,這也是對他人的情緒勒索。


不要去盲目的追求外在的肯定,自己去肯定自己,並尊重他人的感覺。請耐心傾聽他人的需要,並真實的回應你自己的答案。不要給自己任何的藉口去強求,宇宙對每個人都有最豐盛的安排。唯有當你認為你值得擁有,那麼豐盛之流就會到來。


祝福你和你身邊每個愛你和你愛的人。


宇宙之心的存有透過Saniadua Rahamaya傳遞愛的訊息
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推薦  林頌凱醫師的痠痛百寶箱  部落格

已拜讀他的書<一個動作擺脫痠痛>內容都是你我他會遇到的身體痠痛問題。

深入淺出的文字配合插圖講解簡單易懂,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,

書中更提供了自我治療、運動治療、復健治療等處方...(有很多動作


跟瑜珈一樣喔!)

以下是林醫師的部落格,當然已設定在我的最愛裡囉!
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painfree-forall/archive?l=f&id=5

汐止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